這個計畫是在悉尼唐人街一頓漫長的午餐期間醞釀出來的。
“這放在中國的背景下是很恰當的,”當天出席了午餐的費思棻表示,“如果一件事沒有在飯桌上討論過,那就稱不上認真。”
那天,澳洲華人歷史協會會長劉瑞馨將十二位社區領袖召集到一起,他們都覺得悉尼需要一個專門的博物館來保存澳大利亞華人的歷史。
曾經在1973年到1976年擔任澳大利亞首位駐華大使的費思棻博士表示:“這件事有些緊迫,因為禧市圖書館(Haymarket Library)所在的大樓即將空出來。”
這座歷史性的三層建築是唐人街的一個地標,參加午餐會的人士都認為,圖書館搬走後,這棟大樓顯然是新的澳州華人歷史博物館的理想所在地。這裡空間寬敞,不僅足夠舉辦一系列不同的展覽和互動項目,還可以承辦社區主導的活動及計畫。
“每個人都對這個博物館充滿了絕妙的想法。”費思棻博士回憶道。現在,費思棻博士和劉瑞馨女士是博物館執行委員會的聯合副主席。
“最終我們決定,澳洲華人博物館應該成為如何在一個國家展示當地華人群體的典範。”
這並非易事。
超過120萬澳大利亞人擁有華裔血統。澳大利亞華裔社區所顯示的是過去兩百多年華裔經歷的一幅細緻入微的畫卷,包含著難民、企業家、傑出的研究人員、運動員、社區領袖和學生的故事——艱難困苦和偉大成就的故事。
博物館執行委員會主席的個人"覺醒"
余森美醫生可能是最有名的一位澳大利亞華人了,他也參加了那次決定創建博物館的午餐會。
作為曾經的澳大利亞年度人物,余醫生是悉尼西區Westmead兒童醫院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量,在1997年退休之前,他曾在該醫院擔任院長近20年。
“雖然我明顯是個華裔,而且我也為自己的中國傳承感到驕傲,但事實上我從未與華人社區有過很多關係。”
余醫生出生在南京,三歲時來到澳大利亞。他和母親及妹妹一起,加入了在澳洲的親屬的行列,這些親屬都是參與十九世紀中期維州淘金潮的華人後代。
余醫生說:“當時的想法是,我和妹妹應該成為澳大利亞社會的一員。沒有人跟我講中文,因為他們想讓我成為一個在當時看來被認為的‘真正的澳洲人’。”
直到五十年後,他才報名參加了學習普通話的課程,但由於在醫院的工作時間長,他很難跟上進度。他笑著說:“我非常努力,但真的毫無希望。”
余醫生將此次參與博物館項目形容為一個“個人覺醒”的過程。
“隨著年紀漸長,我看到我的中國傳承是多麼重要。”余醫生表示,“我認為我們需要鼓勵人們對過去保有好奇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博物館中看到誠實、真實的東西很重要。因此,教育和學術嚴謹性將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同時,他也希望這個博物館是個有趣的地方。
作為著名的動力博物館曾經的理事以及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的副館長,余醫生深感展覽一定不能無趣。
“我認為,當你喜歡你聽到和看到的東西時,你學得最好。”他說,“如今的技術為我們提供了各種方式,讓人們接觸到豐富的中國故事,以及使我們與眾不同的所有事物。”
為過去和當代的貢獻引以為榮
費思棻同意博物館不僅僅要尊重過去,也應以余森美這樣的當代澳大利亞華人的貢獻為榮。
“這真的是非常豐富的領域。”他說,“從科技,到我們在舞臺和電視上認識和看到的表演者,(華人)無所不在。我希望,尤其是那些年輕的澳大利亞華人,在參觀博物館時能感到自豪。”
在第一次的唐人街午餐之後發生了很多事情。接管舊圖書館大樓的投標取得了成功,但新冠疫情推遲了博物館的正式開放。
當博物館2022年開門迎客之時,余森美將不再是執行委員會主席了。
“到那時我就87歲了。”他說,“我感謝這個項目所賦予我的,它把我與華人社區聯繫了起來。但是時候讓年輕人去接手了。”
澳中基金會通過其撥款計畫支持成立新的澳州華人歷史博物館。
基金會致力於創建一個全國性平臺,與政府、商界和社區攜手,支援與中國的務實合作並推動澳大利亞多元化社區的參與。